Skip to content
升旺来菌类文化网
Menu
  • 首页
  • 菌类文化
  • 菌类功效
  • 菌类知识
  • 菌类文献
  • 行业动态
  • 菌类资讯
Menu

冬季大棚平菇栽培技术

Posted on 2024年12月20日

一、发菌管理 把接好菌种的菌袋搬到发菌棚中,码井字形垛,高不超过4层。垛与垛之间留60-70厘米宽的人行道,便于操作,又能通风散热。在料袋间插温度计,发菌温度控制在20℃-25℃,每天通风2-3次,每次通风30分钟,湿度控制在60%以内。 二、出菇管理 一般菌丝30天左右即可长满菌袋,当大部分菌袋出现子实体原基时,表明菌丝体已经成熟,这时就可以进入出菇管理。首先对菇棚消毒,然后将菌袋墙式堆放,高7-8层,用剪刀剪去袋两头的薄膜。此时拉大菇棚内昼夜温差在10℃以上,菇棚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85%-90%,散射光,加强通风换气,向地面、空间喷水喷雾增湿,切忌向菇蕾上直接喷水,当菇蕾分化出菌盖和菌柄时,要适当喷雾,以利于子实体生长,当菌盖充分展开、菌盖边缘出现波状时及时采收。 三、转潮出菇 平菇采收后清理料面,剔除死菇、菇根及杂物,菌袋内水分低于40%时应及时补水,采用注水或浸水的方法,再按第一潮菇的出菇办法管理出菇。

标签: 菌类知识

推荐文章

  • 食用菌链孢霉的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
  • 食用菌菌糠的营养成分用途与再利用前景分析
  • 食用菌种植管理方法怎样给食用菌添加营养液
  • 食用菌生产设备有哪些
  • 食用菌栽培七大注意事项
  • 食用菌杂交育种技术
  • 银耳烂耳怎么办 银耳烂耳的原因与防治方法
  • 金耳栽培管理及病害防治技术
  • 谨防平菇五症减产
  • 袋栽食用菌种植流程你学会了吗

分类

  • 菌类文化
  • 菌类功效
  • 菌类知识
  • 菌类文献
  • 行业动态
  • 菌类资讯

友情链接

Copyright © 2025 重庆市升旺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| 渝ICP备2023011615号-6